為了便于決策者更好地行使指揮權,在企業中必須建立完善的決策系統,包括決策支持系統、決策咨詢系統、決策評價系統、決策監督系統及決策反饋系統。只有完善以上五個系統,才能使決策機制趨于完善。
1、 簽訂協議
2、 支付款項
3、 完成項目、支付尾款
決策機制是企業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財產權的情況下,對生產、經營等經濟活動作出抉擇的機制。這種機制包括決策主體的確立、決策權劃分、決策組織和決策方式等方面。
1.分散型決策機制
企業決策機制的中心環節是決策主體的確立,它是企業能否良性運作的關鍵條件。從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任何經濟活動最初始的決策者都是單個的人,我們把這種以個人獨立的、互不重疊的決策權為特征的決策機制稱為分散型決策機制。
(1)分散型決策機制的優點
分散型決策機制對信息的搜集最直接,反應最靈敏,處理也最快捷。
分散型決策機制下的個人是對自己勞動資源的最好控制者,因為這種控制與個人效益最大化的目標直接相關聯。
獨立的決策權可以使決策主體的動力得到根本保障。
(2)分散型決策機制的缺點
建立在個人基礎上的決策不可能不受到個人能力的限制。
分散型決策機制完全通過市場行為來實現,勢必會加大交易費用,使決策成本增高。因此,隨著經濟的發展,又出現了一種層級式決策機制。
2.層級式決策機制
層級式決策機制是指一個決策者的轄區內,決策權的層級分配和層級行使。
(1)層級制的優點
可以發揮集體決策的優勢以彌補個人決策的不足。
組織內部的分工與協調使交易費用大大降低,從而形成對市場交易的替代。
(2)層級制的缺點
由于信息的縱向傳輸和整理,容易給最高決策者的決策帶來失誤。
這種決策機制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性領導過程,所以難免出現各層級決策的動力不足,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偷懶和“搭便車”行為。
鑒于兩種決策機制各自的長處和缺陷,一種更為完善的、兩者結合型的決策機制相應產生。這是一種以分散決策機制為基礎的層級決策型機制。這種決策機制既保留了分散決策機制在信息收集、資源控制和動力來源方面的優點,也吸取了層級決策機制的分權和交易費用較低的優勢,因而成為現代企業決策過程中的一種典型形式。
掃一掃咨詢
知企網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熱線:400-885-0909
24小時在線咨詢
*我們將對您的號碼嚴格保密,請放心使用
掃碼下載APP
服務評價
好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