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治理主要是公司對企業資金籌集和運用,資產管理、利潤分配等方面制訂的管理制度。主要目標是為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或利潤最大化,主要內容是投資、籌資、利潤分配,具體包括財務分析與預測、資金籌集與使用,資金成本管理等。內部控制,其中心還是控制,也就是以防止差錯和舞弊為主,規定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綿業務處理程序,以達到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效率等目的。
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嚴格的內控規章制度,包括《企業財務管理辦法》、《企業預算管理暫行辦法》、《資金計劃管理辦法》、《企業資金授權審批管理辦法》等一些與資金管理相關的制度。在企業的資金管理過程中,要合理設置職能部門,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各司其職,建立財務控制和職能分離體系。充分考慮不兼容職務和相互分離的制衡要求。各部門、各崗位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格局。另外企業還應當建立嚴格的審批手續,授權批準制度,以減少某些不必要的開支。明確審批人對資金業務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辦理資金業務的職責范圍和工作要求。
提交一份合格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1、簽訂協議;
2、支付款項;
3、完成項目、支付尾款。
20-40個工作日。
知企網的報價為知企網的咨詢服務費,不包括其他任何費用。
財務治理主要在經濟方面,財務重點;內部控制主要是在內部生產流程,各環節控制點及流程是否完善。在有些管理制度上有交叉,個人以為以后的財務管理應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主要以分析預測、防范風險,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為主。而內部控制主要是建立一套適合本單位的牽制制度,防止錯誤和舞弊的發生。
問:內部控制的原則是什么?
答: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1、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
2、重要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
3、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
4、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并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
5、成本效益原則。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掃一掃咨詢
知企網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熱線:400-885-0909
24小時在線咨詢
*我們將對您的號碼嚴格保密,請放心使用
服務評價
好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