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企業類型,也被叫做企業改制。企業改制也指企業所有制的改變。通常我們所提到的企業改制是指國有企業的改制,但廣義上也包括其他性質企業的改制,比如集體企業的改制、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改制、中外合作企業的改制等等,甚至更多類型的非企業單位,比如事業單位改制,也被統稱為企業改制。企業改制的目標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是隨著企業上市的需求增大,很多企業將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自己的改制目標。
各類企業的改制方式從總體上分為:整體改制和部分改制。
1、整體改制。
整體改制是指以企業全部資產為基礎,通過資產重組,整體改建為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規范的企業。整體改制特別適合中、小型企業改制。
2、部分改制。
部分改制是企業以部分資產進行重組,通過吸收其他股東的投資或轉讓部分股權設立新的企業,原企業繼續保留。部分改制比較適合于大型企業的改制,尤其是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時多采用部分改制的方式。
原有企業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企業組織形式。公司制企業、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是原有企業改制的主要形式。此外,內資公司改制為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改為內資企業是比較特殊的形式。
1、公司制。 公司制企業主要是指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中還包括國有獨資公司。
1)有限責任公司:是依據《公司法》設立,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2)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設立,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2、股份合作制企業。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為基礎,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實行以企業職工的勞動聯合與資本為主的企業組織形式。
3、合伙企業。合伙企業是指由各合伙人訂立合伙協議,共同出資、合伙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并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組織形式。合伙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有二個以上承擔無限責任的自然人作為合伙人,簽署局面合伙協議,有各合伙人實際繳付的出資,有企業名稱,有經營場所和從事合伙經營的必要條件即可。
4、個人獨資企業。個人獨資企業是指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個人獨資企業設立條件要求比較低,一個自然人即可。一些規模較小、資產數額不大的服務業、修理企業改制可選擇此形式。
5、內外資企業互轉。內外資企業互轉是指內資企業變更為外商投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或外商投資企業(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變更為內資企業的企業類型的轉變。
一、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轉換為公司制企業法人(含股份有限公司)應提交的資料:
1、《公司變更(改制)登記申請書(公司備案申請書)》;
2、《指定(委托)書》;
3、主辦單位出具的批準轉換的文件;
4、主辦單位出具的企業原任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轉換后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提交,可以第三項合并提交);
5、全體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6、涉及轉讓的應提交轉讓協議;涉及國有產權轉讓的,應提交本市的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出具的《產權交易憑證》等等;
7、轉換后的公司股東會決議;
8、轉換后的公司的章程;
9、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企業法人按照《公司法》轉換或者變更登記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
10、轉換后的公司股東或者發起人的主體資格證明;
11、根據轉換后的公司章程的規定和程序,提交法定代表人的任免證明;
12、如有銀行的貸款應提交金融資產保全證明和債權金融機構確認證明;
13、轉換同時申請變更住所的還應該提交住所使用證明;
14、《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
15、《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正、副本。
二、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轉換為公司制企業法人,所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
1、《公司變更(改制)登記申請書(公司備案申請書)》;
2、《指定(委托)書》;
3、主辦單位出具的批準轉換的文件;
4、主辦單位出具的企業原任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轉換后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提交,可以第三項合并提交);
5、全體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6、對職工(代表)大會的召開和表決過程進行公證;
7、涉及轉讓的應提交轉讓協議;
8、轉換后公司股東會決議;
9、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的企業法人按照《公司法》轉換或變更登記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的復印件;
10、轉換后的公司股東或者發起人的主體資格證明;
11、轉換后的公司的章程;
12、根據轉換后的公司章程的規定和程序,提交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證明;
13、如有銀行的貸款應提交金融資產保全證明和債權金融機構確認證明;
14、轉換同時申請變更住所的還應該提交住所使用證明;
15、《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
16、《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正、副本。
三、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全資設立企業法人轉換為公司制企業法人(含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料:
1、《公司變更(改制)登記申請書(公司備案申請書)》;
2、《指定(委托)書》;
3、上級單位的最高權利機構出具的批準轉換的決議;
4、主辦單位出具的企業原任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
5、全體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6、對職工(代表)大會的召開和表決過程進行公證;
7、涉及轉讓的應提交轉讓協議;
8、轉換后的公司股東會決議;
9、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企業法人按照《公司法》轉換或者變更登記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
10、轉換后的公司股東或者發起人的主體資格證明;
11、轉化后的公司的章程;
12、根據轉換后的公司章程的規定和程序,提交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證明;
13、如有銀行的貸款應提交金融資產保全證明和債權金融機構確認證明;
14、轉換同時申請變更住所的還應該提交住所使用證明;
15、《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
16、《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正、副本。
四、聯營企業法人轉換為公司制企業法人(含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料:
1、《公司變更(改制)登記申請書(公司備案申請書)》;
2、《指定(委托)書》;
3、聯營各方出具的批準轉換的文件;
4、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5、對職工(代表)大會的召開和表決過程進行公證;
6、轉化后公司股東會決議;
7、涉及轉讓的應體提交轉讓協議;
8、轉換時涉及投資人或者注冊資本變化的應提交初始投資審計報告;
9、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的企業法人按照《公司法》轉換或者變更登記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書的復印件;
10、轉換后的公司股東或發起人的主體資格證明;
11、轉換后的公司的章程;
12、解除聯營協議;
13、根據轉換后的公司的章程的規定和程序,提交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證明;
14、如有銀行的貸款應提交金融資產保全證明和債權金融機構的確認證明;
15、轉換同時申請增加營業范圍的,增加的經營范圍中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的必須在登記前報經審批的項目,提交有關的審批文件或許可證書復印件;
16、轉換同時申請變更住所的還應提交住所使用證明;
17、《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
18、《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正、副本。
五、全民所有制企業分支機構改制為公司應提交的文件資料:
1、《公司變更(改制)登記申請書(公司備案申請書)》;
2、《指定(委托)書》;
3、國有企業出資人的決定;
4、原所屬企業對原負責人的免職的文件;
5、涉及轉讓的應提交轉讓協議;
6、轉換后的公司股東會決議;
7、轉換后的公司的章程;
8、轉換后公司股東或發起人的主體資格證明;
9、根據轉化后公司的章程的規定和程序,提交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證明;
10、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企業法人按照《公司法》轉換或者變更登記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
11、如有銀行的貸款應提交金融資產保全證明和債權金融機構確認證明;
12、轉換同時申請變更住所的還應該提交住所使用證明;
13、《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
14、《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正、副本。
六、非公司制企業轉換為公司制企業法人后。原企業所屬非法人分支機構轉換為分公司需要的資料:
1、《公司變更(改制)登記申請書(公司備案申請書)》;
2、《指定(委托)書》;
3、公司關于原企業所屬分支機構轉換為分公司的股東會決議或股東決定;
4、加蓋公司公章的公司章程的復印件;
5、加蓋公司公章的公司執照副本復印件;
6、加蓋公司公章的名稱變更證明復印件;
7、《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
8、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轉換或者變更登記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準文件或許可證書的復印件;
9、轉換同時申請變更住所還應提交住所的使用證明;
10、營業執照的正、副本。
七、轉換為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企業需要提供的資料:
1、《非公司制企業變更(改制)登記申請書(非公司制企業備案申請書)》;
2、《指定(委托)書》;
3、主辦單位的出具的批準轉換的文件;
4、主辦單位出具的企業原任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
5、全體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6、對職工(代表)大會的召開和表決過程進行公示;
7、涉及轉讓的應提交轉讓協議;
8、轉換后企業股東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9、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企業法人轉換或變更登記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準文件或者證書復印件;
10、轉換后的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
11、轉換后的企業章程;
12、根據轉換后的企業章程規定和程序,提交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證明;
13、原企業資產評估報告以及產權界定文件;
14、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
15、如有銀行的貸款應提交金融資產保全證明和債權金融機構確認證明;
16、轉換同時申請變更住所的應提交住所的使用證明;
17、轉換的同時申請增加經營范圍的,增加的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必須在登記前報經批準的項目,提交有關審批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
18、《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
19、營業執照正、副本。
八、改制為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的法人分支機構應提交的資料:
1、《非公司制企業變更(改制)登記申請書(非公司制企業備案申請書)》;
2、《指定(委托)書》;
3、改制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4、對職工(代表)大會的召開和表決的過程進行公證;
5、主辦單位同意改制的決議或決定(批復);
6、加蓋公章的主辦單位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7、原企業資產評估報告;
8、驗資報告;
9、《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
10、改制企業《營業執照》正、副本。
九、改制為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非法人分支機構應提交的資料:
1、《非公司制企業變更(改制)登記申請書》;
2、《指定委托書》;
3、加蓋公章的主辦單位的《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4、《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
5、主辦單位章程復印件(加蓋主辦單位蓋章);
6、改制企業《營業執照》正、副本。
十、全民所有制企業或者國有公司的分支機構變更隸屬關系應提交的資料:
1、《公司變更(改制)登記申請書》;
2、《指定(委托)書》;
3、變更前隸屬單位與變更后隸屬單位簽署的關于分支機構變更隸屬關系的協議;
4、變更后隸屬單位出具的加蓋有效印章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5、《企業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
6、分支機構《營業執照》正、副本。
1、前期準備階段。
制定改制方案,進行產權界定、資產評估(涉及國有資產的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核準或備案),取得主辦單位或者主管部門同意改制的批復文件,職工(代表)大會確認改制文件的決議。
2、申請登記手續。
2.1、改制后企業的名稱發生變化,要先辦理名稱變更預先登記手續,并領取相關登記表格。
2.2、遞交申請材料,材料齊全后領取《受理通知書》;
2.3、按《受理通知書》確定的日期領取執照。
不同的公司改制類型,需要的時間是不同的。大概的完成時間在:20-90個工作日。
關于變更公司類型(企業改制)的收費說明:
1、知企網的對外報價是咨詢服務費的報價,不包含繳納給登記機關的價格;
2、咨詢服務費只包含改制的費用,如果企業在改制的過程中出現變更經營范圍、注冊地址等其他服務,要加收適當的服務費用。
要去工商變更經營范圍,并且變更后,去稅務部門重新核定稅種,然后既然是生產企業,那么就要辦理增殖稅了。生產性企業必須要有實際的生產經營地,這個稅務專管員到時候會去實地檢查的,這點要注意。
問:交通安全用品類分公司的經營范圍能不能變更?
答:交通安全用品屬于國家特許經營產品,實行許可證管理的,而銷售許可證是一案一批的,總公司的銷售許可證分公司不能使用,所以單獨到當地縣市級交通管理部門申請交通安全商品銷售許可證,有了許可證就可以變更分公司的經營范圍。
掃一掃咨詢
知企網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熱線:400-885-0909
24小時在線咨詢
*我們將對您的號碼嚴格保密,請放心使用
服務評價
好評度